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210517104726 发表时间:2021-05-17
网友(158****3963):
感谢母校------杭州高级中学
感谢母校---杭州高级中学
近期,离校参军七十周年的一些校友和他校同时参军的战友们,在杭高再次聚会,共庆参军七十周年。母校为这些从武汉、加兴等地赶来的老校友们作了精心安排,多名老师为与会同志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当年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们,现在都已白发苍颜,但对当年离杭时,数万群众冒雨欢送与亲人告别的场景仍记忆犹新。老战友们再次母校重逢并受到老师们的亲切接待,让大家有一种到家了的温馨和喜悦。战友们久别重逢亦倍感亲切!会议在当年出征时演唱的《共青团员之歌》声中隆重开始。战友们互致问候,畅叙情谊……有战友调侃:转业后当过杭高付校长的徐为生。刚入伍时因扫地积极被队长表扬,高兴的马上写信向父母汇报;当年十五岁的战友陈汉范,在填写家庭出身时,自作主张,不知深浅地填了个当年人们都避之不及的“地主”。可见当年的他们的幼稚、单纯与可爱。
在部队这个革命大家庭中,当年的学子们经受了各种锤炼,不断成长。老战友中有的亲临前线,历经战争的生死考验;有的为坦克部队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有的亲身聆听过朱德总司令与栗裕总参谋长的教诲……他们大多荣立过军功,受到各种奖励。转业后也都保持了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工作敬业尽责,无私无畏。在杭州锅炉厂党委书记岗位上退休的老战友洪保慈说:我们当年离校参军就是为了保卫祖国,毫无私心他念。他当场朗诵了一首诗文:《抒怀》投笔从戍去,岂是觅封候。横眉帝修反,甘为儒子牛。倏忽七十载,耄耋数从头。仰俯无愧疚,天地一沙鸥。充分反映了我们无愧于部队的培养;无愧于母校和恩师的厚爱;无愧于那激情燃烧的年代!
徐为生最后代表大家再次感谢母校的热忱接待。
祝杭高越办越好!为祖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英才!
 
回复时间: 2021-05-27  
杭州市教育局:感谢您对杭州教育、杭高教育的关心关爱。欢迎期待下次相聚。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