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91107105380 发表时间:2019-11-07
网友(137****6639):
在全市各高校、中小学配备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建议
健康,是每个国民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并强调,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就需要完善应急设备、完善应急网络、并普及能够参与应急的人群。
被称作公共场所救命神器的全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就是突发事件中针对心脏骤停情况的应急设备。全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为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它简单易用,就像傻瓜式照相机一样,机器会给你语音提示,跟着做就行了。当发现一个人失去反应且没有正常呼吸,即便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要遵从机器的指示,就可以挽救生命。
据统计,在我国,心源性猝死(SCD)高居死亡原因首位,每年约有 54.4 万人死于SCD,数量位居全球之首。这相当于每分钟有1人死于SCD。更可怕的是,我国医院外发生心源性猝死者的生存率不到1%。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数目逐年增高。校园里的学生也同样面临着突发心脏骤停的风险,近年来,全国有多起学生猝死的报道,校园布防AED刻不容缓。2017年,上海理工大学一名学生在长跑时,室颤引起心脏骤停,幸运的是学校配备AED,立刻进行AED除颤,生命得以成功挽救。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如果身边的人不能及时施救,四分钟以后,患者存活率将急剧下降,大脑也将遭受不可逆的损伤!专家指出,80%以上的心脏骤停都是由室颤所引起,它的致死率非常高,而且室颤本身是没有任何征兆的,患者可能在一瞬间倒地,若是没有紧急救助,绝大部分的患者心脏骤停持续3-5分钟就没命了,由于很多患者发病时都不在医院,而中国的公共场所还很少能见到除颤设备,故救治的成功率更加微乎其微,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室颤就意味着死亡。此前有不少报道称,患者在户外心脏骤停时,由于现场缺乏除颤设备,被送往急诊科抢救时,人已宣告不治。一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胸外心脏按压是最简单的救助手段,特别是病人已经没了心跳,胸外按压也只是帮助血液循环,避免大脑缺血,能让心脏重启的只有AED,它是治疗心室颤动的唯一有效方法。当心脏骤停后,黄金抢救时间是3分钟,最迟不能晚于5分钟,在心脏骤停1分钟内除颤,生存率可达70%,除颤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就降低7%-10%。
中国目前已配备的AED设备数量估计在一万多台左右,分布在医院和其他公共场所。在发达国家,AED已广泛应用,根据资料显示,每10万人配有AED的数量,美国为317台,日本为235台,而中国连1台都不到。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和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ED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共区域,它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各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亲切关怀青少年的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各种场合中谈到学生问题,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爱学生的生命健康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校园,能够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提升学校的应急救援水平,为学生构筑安全安心的学习环境,造福于广大师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相关链接
北京
防心源性猝死 清华引进341台心脏“急救神器”AED
上海
上海60余所高校、250余所高中获配全自动体外除颤仪
广东
全市首个校园AED全覆盖!——金湾区“有急能应,救在校园”项目全面启动!
福建
开学第一堂课“普及急救知识,推广校园AED”
 
回复时间: 2020-04-27  
这位网友你好,感谢您的建议,我们会将其整合后提交市人民建议征集办留存汇总,供职能部门决策参考。感谢您对杭网议事厅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能继续将您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