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81019094515 发表时间:2018-10-19
网友(180****8777):
解决好教工路转文一路上德胜高架暴堵问题
10月18日,文一路下穿隧道开通后,几乎各大媒体都“宣传”从城西开车到下沙节省至少20分钟、半个小时从西溪湿地到下沙之类的报道,实际上现状根本不是这样!那是空马路给你开才能达到的状态!!
实际上,文一路隧道开通后,文一路地面尤其是教工路转文一路上德胜高架早晚高峰比原来更加拥堵,原因是1、保俶北路不能上德胜高架了;2、教工路车辆猛增,但大流量车辆通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门口只有一条匝道可以上德胜高架;3、隧道出口和地面车辆上高架交汇距离太近;4、地面匝道还是在内侧道,本身教工路转文一路就暴堵,早晚高峰还很难转到内侧道去……现在是照顾了隧道通行的车辆上德胜高架方便,造成了地面大流量的车辆上德胜高架严重拥堵!
建议:1、保俶北路口继续开通直行车辆可以上德胜高架(如果能够恢复保俶北路上德胜高架最好,可以减轻教工路压力);2、文一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门口地面车辆上德胜高架的匝道再增设1-2条;3、增设交通标识标牌,而且要显目。4、http://hznews.hangzhou.com.cn/chengshi/content/2018-10/19/content_7083416.htm
谢谢支持,并能够得以才能!
 
回复时间: 2018-11-05  
11月5日,文一路隧道是我市“四纵五横”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已明确保俶北路为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未纳入匝道设计范畴。原先保俶北路上高架是文一路隧道建设期间采取的临时交通组织措施,主要是为了缓解文一教工路口盖板及主体结构施工带来的交通影响及通行压力,且取得了较好地实施效果,给隧道创造了施工条件。现阶段不论是从工程建设还是从交通组织上看,该路口已不具备上高架的通行条件。主要理由为一是工程建设上未预留加速段设计;二是若采取原交通组织设计,会在文一保俶路口形成快速路节点,进而对我市快速路网整体运行带来较大影响;三是匝道设置间距过近,不符合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因此对反映人提出开设保俶北路上桥的建议不予以采纳。针对近期文一路隧道开通后文教区域文一路教工路东口隧道进出匝道交通拥堵的情况,交警部门已经协调建设单位,并于10月18日下午起协调相关建设单位对文一路隧道东西方向两边的进出通道进行了交改,即由1车道调整为2车道。从近期早高峰交通运行情况看,目前该区域的拥堵情况已明显改善。交警也于隧道开通之后在文二路保俶北路口、教工路口,文一路保俶北路口、教工路口安排了多名路面疏导警力实时卡口分流,并在文二路段和保俶北路段设置了告示牌,提醒往来车辆保俶北路高架匝道口已经封闭,请走湖墅路上匝道。 下一步,也会持续关注辖区文一路隧道及周边道路交通流量变化情况,并视情况采取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同时建议广大车主选择教工路、文一路进入德胜快速路,或选择天目山路、环城北路等平行道路绕行。分别于2018年11月4日16时22分,17时01分,17时47分联系反映人,均处于无人接接听状态。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