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7、8、10号线初步设计批复中显示三条线路均采用6节编组A型车。然而笔者认为,杭州地铁7、8、10号线使用6节编组B型(或AH型)车更合适,既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流需求,又可以更好地与其他杭州地铁线路兼容。 一、满足客流需求 6B编组列车额定载客量为(按照5人/㎡)1260人,(按照6人/㎡)1460人。按照运输能力30对/小时,6B编组列车运量有(按照5人/㎡)37800人/小时,(按照6人/㎡)43800人/小时。设计运输能力应有不小于10%-20%的余量,而由于按照5人/㎡已经取了较小的额定载客量,因此取5人/㎡的情况下按10%的余量计算即可。也就是说,如果线路远期预测客流不超过37800/1.1=34363人/小时,则使用6B列车即可满足客流需求。若使用更大编组的列车,在运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发车间隔会拉长,降低线路的服务水平,且会增加建设成本。采用与预测客流匹配的车型和编组可以使线路效益最大化。若7、8、10号线远期预测客流对应的所需的单列车运量介于6B与6AH之间,也可以考虑采用6节编组AH型列车。 二、与其他线路兼容 杭州地铁7、8、10号线与其他线路之间有联络线,如莫山干路站5号线与10号线联络线、四季青站7号线与9号线联络线等等。只有线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车型,联络线才会发挥出用途,如各条线路车辆可以调配,大、架修资源可以共享(比如10号线可利用5号线五常车辆段进行大、架修,仁和车辆段的大、架修功能可以考虑改为预留)。若7、8、10号线采用A车,则与其他线路之间的联络线基本上也是形如虚设。 此外,由于规划10号线与环湖线对接,环湖线列车的双周三月检、大架定临修均利用仁和车辆段,而环湖线由于转弯半径限制使用A型车很有难度,因此10号线采用B型(或AH型)车也更有利于在之后的规划中与环湖线对接。 综上所述,杭州地铁7、8、10号线采用6节编组B型(或AH型)车更合理,可以减少建设成本,提高客流服务水平,并与其他线路兼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