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良渚二小勾庄校区去了哪里? 我是良渚第二小学勾庄校区生家长。孩子已经在良渚二小勾庄校区上学好几年了。这是一所几十年办学经验的老学校,虽然算不上名校,但是学校里面的老师队伍稳定,教学认真负责,师德都不错。学校的德育教育很到位,特色社团很多,体育项目也收获颇丰。我们对学校的教学完全认可。但是在2017年学期末的时候学校告知我们新学期要搬到新校区。还带孩子参观了下,感觉整体环境不错,比起老校区确实宽敞了不少。那时我们也担心过搬迁会不会造成老师流动等等的问题。得到的答复是所有的老师跟管理层都不动,只是换了校址。孩子们跟家长们都很开心。 这个学期开学后我们就整体搬迁至良渚古墩路小学,而我们的原校区让给了由于政府拆迁(暂不知这拆迁是否合法)而没有场地的民办良山学校。在这整个搬迁过程中我们学生、家长都没有看到一份相关部门的纸质文件、公告等,没有给我们做任何官方的解释、解说。但是开学没有多久,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起初发现学校的教学硬件远没有原来的老校区完善,教学硬件不到位,比如电脑,孩子回来说因为没有电脑,所以开学以来没有开过电脑课。接着又发现很多教学用的小东西,必备教材,老师需要打申请报告,走很长的流程才可以。接着又发生了很多孩子吃坏肚子,吃不好中餐的问题。然后又发现了操场跑道异味浓重等等问题。 再后来听说学校要改革,要老师做双向选择。而双向选择在公办学校从来没有过,我们觉得很奇怪。多方打听又知道一个更为出乎意料的事:我们的学校竟然是委托亲亲绿城来管理。疑问越来越多,首先这个民办托管公办从来没有任何人告知我们。这个时候才仔细看,发现一个学校的门口有两个校牌,一个是古墩路小学,另一个是绿城亲亲古墩路分校的牌子。起初以为只是简单的搬个校区,只是换了硬件基础,如今看来是把整个软件都换了,包括教学模式。而在这整个的过程当中没有任何人告知我们这一切。老师跟家长都处于被动状态。 我们开始质疑学校的性质,去学校问,得到的答复是:公办性质,绿城管理。说是为了给我们的孩子以更好的教育。可是看看前面那么多问题,那么混乱,这个号称多年管理经验的学校,却并不如我们原来的独立管理来得井然有序。我们要求脱离它的管理。一个辖区内有过几十年办学经验的公立学校,现在政府却需要花巨资找这样的民办机构来委托管理,目的在哪里?还是教育局跟政府对于他们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学校不自信? 转了一圈,我们突然又发现我们原来的良渚二小勾庄校区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们目前到底是属于良渚二小勾庄校区的学生还是古墩路小学的学生还是亲亲绿城分校的学生?一片迷糊。至于我们目前所在的这个良渚古墩路小学(另一边写着绿城亲亲分校的牌子)的学校有没有验收,有没有审批,如审批,那么审批下来的学校名字是什么,性质是怎样的,都不得而知。也就是说办学资质是令人怀疑的。还有其他的诸如教学设备不到位,学生午餐不达标、老师的安置问题等等,让我们家长的心焦虑不安。而孩子最关心的是老师们会不会被调走。孩子们期望还他们最初也是最简单的学习秩序和喜欢的老师们。家长们期望的只要公办独立管理,不需要绿城托管,回到以前的稳定的教学轨道上来就满足。中间最重要的问题:就算绿城托管,学校有权对体制内的老师做双向选择的改革吗?众所周知,民办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的流动太快,不稳定,对孩子心理跟成绩都冲击得厉害。而公立就是师资稳定是很大的优势。改革是全盘照搬,还是应该保留公办好的优秀的地方,加入民办好的地方整合就行?教育局是否应该考虑尊重公办的独立性? 街道今天某位接访者甚至说以后都会是这样的模式。美其名曰: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剥开美丽话语的外衣,谁都心知肚明问题在哪里。我们尊敬的领导们,你们有正真尊重过孩子的意愿,尊重过教育的最初的价值吗?民办带着浓烈功利色彩的教育真的适合所有人吗?法律赋予的政府职责总是要扛起来的,义务教育是你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需要民办来插脚。请还给孩子们最初与最简单的教育以及教学环境!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