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60405123877 发表时间:2016-04-05
网友(139****1115):
公交359优化,不符合国家法规
临平山北市民的出行一直是制约山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山北近几年的发展,余杭公交将原K338区间(临平人民书店〈——〉中北桥)公交线路调整为原K359(荷花塘公交站〈——〉大关小区,途径320国道上秋石高架),于2015年12月26日开通,自开通以来深受山北市民的欢迎,乘客与日俱增,虽然每天只有固定的15班。每天早上我们乘坐公交到市区就业、就学、就医,早高峰7点的公交到临平人民书店就没有座位了,后面上的人都是站到市区的,每天到达大关小区基本固定在8点10分左右。早上六点半的车相对人少一些,抵达市区基本在7点20左右。极大的方便了山北市民到主城区出行问题,山北市民无不拍手叫好。以我为例,开车到德胜新村上班早高峰也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基本选择公交出行到市区。周边也有人搬迁到了这条公交沿线居住。
可是好景不长!2016年3月26日我在公交车上和站台看到了粘贴的告示,原K359要进行线路优化调整,调整的线路让我诧异。我们还目睹了因为公交调整,当场就有小姑娘就哭了,因为她住屯里村口,而一优化,她到市区又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了。

作为市民我有三个问题需要向杭州市运管局、杭州公交集团。
一问:为什么是26号才在站台、27号才在公众账号中发出线路调整的告示?
线路调整,涉及到这么多人、这么多家庭的出行,为啥就提前三天、两天告知市民。国家公职人员任职,难道是提前三天告示,就能当上科长、处长吗???
二问:线路调整,为什么你们说改就改,你有征求过市民的意见吗???
看看萧山区怎么做的,看看浙江县级市怎么做的?我认为K359线路优化与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打造“品质公交”相背离,与打造低碳交通、建设低碳城市相背离,与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相背离。有违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相关条款。
三问:线路优化的原则是什么?
我是一个普通市民,我不懂得线路优化的专业术语,我以个人的认知,认为公交线路是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要的原则”。
所谓社会效益:就是要让山北市民从始发站能在一小时内抵达终点站。前面我已经说过了原K359到市区的时间,K359线路优化后到市区的时间呢?29日,早上7点发车8点20抵达大大关小区;30日,早上7点发车8点19分抵达大关西六苑(距离终点站还有两站);31日,早上7点发车8点25分抵达大关西六苑(距离终点站还有两站)。致使原本可以准点到市区就业就学的人,都要迟到,有些人不得不6点30就去乘公交或者改乘其他的公交极为不便。359放弃从320国道上秋石高价,偏偏要用一个大车身挤入到半山东这个堵点去上高架,这种“蝴蝶效应”不言而喻,明摆着就是去添堵的。
所谓经济效应,堵车浪费的时间,就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因素,这是其一;最为重要的是,改道之后乘客不增反降。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原K359乘坐的人很多,现在呢?现K359从临平人民书店走改道的道路十个站点,三天的情况如何?29日7点始发车,总共四人上下车;30日总共四人上车;31日总共八人上车;这几日车厢内基本只有两三人站立,相比原来从320国道走上高架那满满的人站在车厢那是所谓一落千丈。为公交公司并没有创造好的经济效应。
没有社会效应、没有经济效应,这样的优化,不叫优化!
我想说的是,市民的出行不是领导拍脑袋来决定;需要做科学的调研、需要耐心的倾听、需要真正走入基层才能为市民出行打造便捷的公共交通。
我们杭州正在迎接G20,消堵点。K359优化调整,给杭州交通添堵,给市民出行堵心。
期待相关部门真诚对话!
老卢
2016年4月5日
 
回复时间: 2016-04-07  
网友你好,近期有其他网友反映类似问题(编号:160329163287),建议5-7个工作日后关注该件回复。谢谢配合!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