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50825126667 发表时间:2015-08-25
网友(189****2615):
建议保留有历史典故的“御道路”路名
钱江新城的老“御道”是一条村道,在城市化进程中即将消失,为避免在城市化改造进程中有历史典故的村道“御道”的湮灭,城市规划部门从传承文化考虑就近命名了运新二、三区之间的路为御道路(运新路-之江路之间),因此,附近居民称此路“御道路”也已有七、八年之久了,交警部门也已把“御道路”路牌及周边道路的指示牌树好了。然而反复的出现起源于中海地产的“御道路一号”楼盘,因此,江干地名办要求御道路改名。
江干地名办这么多年来不向规划部门反映和建议,而现在却要求改名,江干地名办先是说与老御道路重名,当指出老御道路并未正式命名并将废除后,又说与御道社区同名等理由。那么新御道路与路名管理规定抵触吗?市地名办也谈到现在的道路叫“御道路”并不违规。
此次市地名办公示“御临路”遭到大量群众的反对,市地名办退回江干地名办后,江干地名办再次强行上报。这说明江干地名办既没有群众观念,也是在展示权力任性。
诚然,开发商对当地经济是有贡献的,他们的要求合理的我相信大家都会支持的(排除不当手段去或取)。原本有个好机会,但是开发商和地名办没有抓住时机在车站路(现塘工局路)改名时改为御道路。如塘工局路称为御道路,沿线中海地产的楼盘就是名副其实的御道路一号。
“御道路”是有历史典故的,杭州之所以是历史文化名城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历史故事组成的。所以保留御道路名为好(也赞成现塘工局路改为御道路),保留也没有害处,相反能为历史文化名城增加色彩。
 
回复时间: 2015-09-07  
9月2日,市民政局回复:
彭埠街道遇到社区原村道“御道路”,位于钱江二桥东侧,目前仍有部分未拆除,运新花苑二、三区之间的道路位于钱江二桥西侧500米,因规划图上暂用名“御道路”,建设单位误设指示牌。根据《杭州市地名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城市道路名称,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征求市、县地名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也就是说,道路名称不以规划图上暂用名为准,而是以市政府文件为准。因此,运新花苑二、三区之间“御道路”还未正式命名,也就不存在江干区地名办要求改名的问题。
正如反映人所说,“御道路”是有历史典故的,为尊重历史沿革,尊重当地百姓的意见,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情况下,江干区地名办根据工作流程,在收到建设单位正式申报资料后,受理审核上报市局。
已与反映人电话联系,并转告相关情况。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