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50412136271 发表时间:2015-04-12
网友(138****7082):
对四边三化的一系列建议
四边三化建议
以下仅以本人常见的市政问题,在个人见识范围内谈一些想、粗陋的看法。
一、主城区
(一)、西湖大道区域
1、 西湖大道的东头,杭州火车站出入口——城市的第一眼,显然还需细化。目前施工部分,除要求围挡之外,必须进行垂直绿化,设立植物墙,直至施工结束。候车室、出入口部分,设立大型植物屏风。空中的接送走廊,必须美化、绿化。
2、西头:须加强地铁定安路站的辐射效应,目前大数据显示,火车东站、城站、龙翔桥站是地铁1号线的三大拥堵点,而定安路站离湖区较远、周边的商业氛围不足,导致该站点的分流作用较弱。应加强引导,综合商业元素和交通便利元素,建议对现有的地下通道进行贯通,将地铁B\C出口、定安路地下通道、延安路地下通道、涌金公园地下通道挖通,并在沿线地下、地上建立商业项目,直线部分设立输送带,便于行人迅速到达西湖旅游区。
在西湖隧道往南山路的方向,开挖一条直通西湖大道的左转通道,下穿至劳动路附近,连接西湖大道,以减轻南山路的压力。
3、湖滨一公园:设立一公园入口处的空中景观走廊,南山路、湖滨路、解放路交叉口的现状,堵且危机四伏,设立天桥不能满足景观与交通兼备的要求,利用现有的钢结构的先进技术,设立多点支撑,多路出口,建立一个可以远眺湖景、驻足小憩的现代化气息浓厚的钢结构、钢化玻璃为主材的景观平台。此平台,可在狭小的街道上,拓展上部空间,有效解决地面道路的交通难题。有条件的话,湖滨路至邮电路口,可以在此设计中一并考虑。
4、在现有的景观绿化条件下,突出西湖大道的景观特色,选择短期容易出彩的树种,比如用樱花、碧桃作为早春的主基调,强化机非隔离带上的银杏密度作为晚秋色、在现有人行道上两侧加植香樟、冬青,以尽早形成绿荫长廊。
5、沿街商户,适当补助,进行窗台绿化,可邀请绿化单位参与设计、施工。
(二)、北山路
1、断桥附近,由于人流量较大加之交通习惯差,建议在石函路口、白堤断桥碑亭后各建一个初入口,建立地下人行通道。施工难度不大,出口处适当填湖,并加以掩饰。
2、沿线单位挖掘潜力,提供停车场地。
(三)其他、
1、减少路面直接设立的停车位。城区应鼓励建设立体车库。市政府在这方面要进一步明确鼓励政策,向地下、地上要空间。逐步解放部分单行单路,改善小型道路的微循环功能。例如,在浙一、浙二之间的马市街、佑圣观路、直大方伯、中河路等,并相机在此附近建立几个大型的立体车库。选址必须尽早,以免积重难返。今后凡大型公共建筑物附近,必须优先考虑交通、停车的需求。如在香溢大酒店皮市巷口的停车场,大塔儿巷拉直,以及浙一医院南面的黄醋园附近,浙一医院北面的金秋大厦等,可以改建大型停车场。
2、尝试人行道的绿化、盆栽多样化,如目前在延安路上种植的香泡等,可以在主要商业街上种植农产品,如水稻、小麦等,以各城区政府自主开发为主。
3、一些主要道路两边的保笼,应加强管理,采取合理替代办法,如改建成花架、或统一的盆栽绿化工艺。
二、高架道路
1、强化现有的中河高架的绿化模式:沿中河两侧种植高大的水杉、银杏,桥架部分种植攀援植物,桥荫下种植耐阴植物。当水杉、银杏等高大乔木超越出桥面后,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而水杉、银杏的笔直的树形,落地面积小的特点,比较适合在商业地块上的要求,该模式,可以继续适用于秋石高架一、二期工程,种植密度可以加强。
2、除现有的种植攀援植物的办法以外,应引进先进的垂直绿化工艺 ,如搭设、悬挂的办法,将成品绿化产品布置到高架的道路两侧、支柱外围等。以达到迅速绿化的效果。
三、铁路入城区域
1、杭州火车站,北向南进站前500米处,出站向南过望江门附近,老式民宅较多观瞻较差,必须加紧装饰,可以施工成连续的绿化景观墙,紧贴现有的围墙。较高的建筑物、构筑物可以种植垂直攀援植物、大型墙体彩绘、广告墙掩饰等手段处理。
2、火车东站,出站向南过彭埠地区,沿线的农居房以及拆迁改造项目,比较碍于观瞻,也是一个办法——遮挡,工程没有结束之前,不得拆除,有关费用,政府可以适当补助,或由业主开支,作为城建费用的一部分。北向南进站前,凡火车广播开始播报进入杭州时,沿线的景观必须严格注意,建议组织一次实地观察,专项设计遮挡方案。
四、山体恢复、以及复绿
1、南星桥站附近:以馒头山、凤凰山、玉皇山一带为主,70年代末、80年代初山体曾遭破坏,目前有一定程度的加固,但离山体恢复、以及复绿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一些山体裸露严重,建议有限制的开发、修复,如南宋官窑博物馆后面的山体,可以修建一处大型人文景观,如玉皇、观音等大型雕塑,并可以电梯游览参观,在雕像的顶部观览钱塘江秀丽的江景。在笤帚弯附近的山体上,要求新增加“山体复绿”的施工项目。借以繁荣此地区的繁荣程度。
2、尽早开发和保护南宋旧皇宫遗址,以馒头山、凤凰山、太祖湾、笤帚湾为核心的地块,应尽早搬迁居民,进行保护性开发,建立故址公园,短期内设立部分景观点。
五、周边县镇
1、绕城沿线,建议做一次综合调查,凡山体破坏、绿化不全、建筑物有碍观瞻的,统一作出布置,并分段进行整治。
2、市郊部分,道路部分,布置各县市镇政府,统一调查,公布标准,建立样板区段,逐步绿化、美化。力争在公路沿线,主要居住区,建立大型的绿化人工林。山体部分,以杭州市统一的标准,进行修复、复绿。公墓、孤坟等,必须加以遮挡,做到远处不易看见,近处绿化美化,公交车站等周边,必须有大量的绿色植物作为遮挡。村镇入出口处,要建立一定的修饰美化,避免直接暴露,尤其是街市、农贸市场、无证摊点。
 
回复时间: 2015-04-14  
这位网友你好,感谢您的建议,我们会将其整合后提交市人民建议征集办留存汇总,供职能部门决策参考。感谢您对杭网议事厅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能继续将您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