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41127205717 发表时间:2014-11-27
网友(139****0280):
请关注杭州房屋中介机构的职业规范和道德操守
14年4月因住宅重新装修,需找房子过渡。找了我爱我家房屋中介,合作前期即已向中介明确表示:家有学龄前儿童,故过渡房应着重考虑装修污染问题。结果,中介推荐的过渡房,事实上是在14年3月底刚装修完工的(此情况是小区门卫透露的),而中介介绍告知是13年底装修完毕的。之所以等到家搬了一半才发现装修问题,主要是在东西搬进去之前,房间一直处于四窗开启通风状态,东西搬进后,出于安全考虑窗户关闭,第二天早上进屋就发现装修气味重,引起关注。随后自费请方圆检测进行装修检测,结束三个检测指标中两个超标。此时,合约已签近一个月,中介费、押金、租赁费已付,与中介交涉后感觉退款难度很大,且经过咨询律师,发现类似问题维权成本过高,颇有得不偿失的架势,且类似问题辩解空间很大,操作存在一定难度,主要是类似问题未在目前的格式合同中体现双方约定。最后,押金收回,付出中介费、一个月房租费了事。
这一过程中,我感觉:
1、中介诚信存在问题;
2、格式合同缺项,应根据当下实际情况进行重新拟定;
3、应由政府部门指定检测机构作为问题产生时的第三方认定。
更为气愤,也是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随后发生的事情:
在上述事情了结后的两周,一租房根据之前我留在出租房的快递单至电予我,询问我此出租房的装修污染问题。此时,我才知道中介在我退房后,居然又把这房子出租给了同样带小孩的一家三口,对方的整个前期租赁过程和问题发现的过程与我的基本一样。我感到气愤的是,在我退房过程中,我特意将方圆检测出具给我的检测报告正本给了中介公司,本意是让他们在随后的出租过程中引起重视。中介公司在知情的情况下,居然还这样干,实在是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了!最后,套用一句老话来结束:人在做,天在看!
 
回复时间: 2014-11-28  
这位网友你好,感谢您的建议,我们会将其整合后提交市人民建议征集办留存汇总,供职能部门决策参考。感谢您对杭网议事厅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能继续将您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