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本人曾经就地铁3号线做个相关建议,可惜此条线路二期并没有列入,具体原因查询过相关回复,感觉理由非常牵强,无论决策者是出于何种考虑迟迟不列入建设计划,但从我日常观察经验来看,沿着规划地铁3号线的天目山西路交通一日不能够稳妥解决,所有的中心城区治堵计划都会沦入空话,除非将汽车西站或留下枢纽以西的所有车流封闭掉,理由如下: 1、从上海、苏州、南京、深圳等周边城市地铁线路建设来看,基本上都是把南北向、东西向交通线路列入1、2号线计划,早已经投入日常运营,大大缓解了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从杭州空间拓展来看,尽管实施了跨越钱塘江发展战略,但人口聚集的方向除了下沙、滨江之外,仍然大量的人口向大城西迁移,特别是天目山西路沿线,尽管规划了5号线及临安方向城际轨道,但所经之处均是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带。 2、西溪湿地特殊的位置造就了单一的天目山西路通道,文二、文三路均无法实现向西部延伸。每天早7至9点从余杭、闲林向城区方向涌现大量的车流,其中五常至留下枢纽、汽车西站路口、古荡路口是三大拥堵地带,过了古荡后交通相对通畅,这是由于城区相对较多的支路解决了拥堵问题,可见天目山西路特殊的重要的交通通道地位。 若此条沿线没有其他大容量轨道交通替代,车流、拥堵也将会持续下去,快速公交和私家车都是一样的耗时,堵塞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危机的还是城区交通、停车等问题。 3、汇集车流、人流的大型项目和公共设施陆续在大城西出现,堵塞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例如,小和山高教园聚集近10万人口,并有来自富阳的车流穿越;西溪湿地已经成为汇集人流的重要地块。另如,天目山路和五常大道交叉口的西溪印象城,每逢周末、节假日等五常大道必定堵塞,经常也会危及到天目山路通行。从大型综合体选址及商业效益来看,西溪印象城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但国内外大城市的综合体一般均和轨道交通站点相结合,可以疏散大量的人流和车流,但目前杭州并没有做到。随着郊区大型楼盘和社区型大型购物中心的陆续出现,所带来的交通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初步思考了以下建议: 1、相比其他开工建设地铁线,地铁3号线不是一般的重要,而是非常重要,加快推动列入建设议程,对杭州中心城区治堵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否则来自余杭、临安、富阳的大量私家车不仅带来拥堵,也对空气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2、地铁3号线规划在西溪公园设为终点站,建议增设留下或留下北站点,并向西经天目山西路或五常大道延伸,以缓解天目山西路和小和山高教园所带来的大量车流,最终可以在余杭街道或东西大道与五号线及临安方向城际轨道交汇,形成地铁通行网络。 3、在城西大型楼盘增加社区型巴士,可以与长途公交站点结合,或直通中心城区,这样可以大大缓解私家车的出行,减少天目山西路交通压力。大型封闭社区在大城西最为典型,此方面措施有必要由政府和开发商进行沟通协商,逐步来解决整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所有的交通治堵专家论证会或课题研究会议,均不如在早晚高峰亲自乘坐公交车或开私家车进行实际社会调查,这样所得到的决策结果才是最有效、最亲民的。
以上仅为个人思考建议,不足之处请见谅,不需电话回复,谢谢杭州议事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