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杭州交通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如何解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仅发表我个人的建议和意见,欢迎指正。 第一计:建设单轨空中巴士 地铁的建设无疑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但是地铁建设也有其弊端,首先就是地铁建设周期长(动辄四五年),影响交通时间长,建设成本投资高,保养维护要求高等等,而且地铁建设前不能解决目前地面交通的通行压力。而空中巴士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以天目山路为例,现在的快速公交占用了一个车道,造成道路资源的无端浪费。如果建设天目山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城站的空中巴士,建设周期估计2-3年,设计平均时速在40码左右,则比现在的时间能缩短近一半左右,而且不占用地面车道,将地面道路留给私家车,能很好的解决道路资源问题。像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艮山西路一线、绍兴路、环城东路一线、建国路一线、庆春路一线、中河路-上塘路一线、文一路、德胜路一线等都可以建设空中巴士。如果空中巴士的建成再配合地铁的通行,则杭州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这种快速交通到达杭州主城区,杭州的道路交通势必缓解。 第二计:在城郊及枢纽建设免费的停车场所,并配套完善的公共交通工具。 杭州的交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住在城郊和来杭州公务人员的车辆,比如丁桥、三墩、滨江、留下、钱江新城、九堡等等,他们对出行的要求非常敏感。如果在这些地方能够建设大型免费的停车场,鼓励人们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势必会解决城区内交通的压力。当然,这些免费的停车场所还要配套相当完善的公共交通配套系统,如地铁、公交、空中巴士、公共自行车等,方面人们的换乘。 第三计:建设方面自行车骑行的行人过街桥或地道。 在交通路口,建设可以自行车上下的行人立交过街桥或地道。减少车辆与自行车交汇时出事故的概率。 第四计:加强非机动管理的力度 除了加强对机动车的管理外,还更应该加强对非机动车管理的力度,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已经极大影响杭州道路的交通通行。前面的建设自行车通行的过街天桥或地道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更主要的是还是要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建议应该对违反交通法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应予以按最高罚款标准来执行,如果有人不交罚款,则应予以拘留,并通告家人和单位领人。 第五计:重新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红绿灯和斑马线的设置 城市的道路规划要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目的是减少红绿灯和斑马线的设置。并建设大量的过街天桥和地道,方便行人通行,目前杭州的过街地道和天桥建设得还是太少,行人不得不穿地面道路通行,造成道路拥堵。对于红绿灯较多的道路,应建设下穿地道快速通过。比如像文一路、文二路单行线、文三路单行线、滨江江南大道四桥至区政府段、滨康路江陵路至四桥段、建国路、庆春路都应该建设地下通道。 第六计:支小路往主干道应禁止左转和直行,只能右转。 现在很多的支小路和主干道的交叉口也设置红绿灯,加剧的城市的拥堵。应该让道路保持快速通行的能力,减少车辆的停滞时间,支小路出来的车辆只能右转,保证主车道的汽车快速通过。 第七计:整理道路两边的标志标牌 现在道路两边标志标牌、广告牌太多,看都看不过来,而且很多都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有些字迹还很小。所以有必要进行整理,让更多的标志标牌放在一个杆子上,而且对于重要的提示,更要前后多道提示,方便司机看清道路指示。 第八计:提高道路建设质量,减少施工影响 现在杭州的道路逢雨必涝、逢雨必修,道路建设质量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加剧城市拥堵。而且很多窨井盖都在主车道上,高低不平,严重影响行车速度,而且中间的窨井盖和地下水管,长期经大车压,迟早会不勘负重,造成窨井盖破损和水管破裂,影响道路交通。建议应该加强对城市辅助系统的建设,将排水管移到道路两边,同时增大水管的直径,使排水能力更充足。 第九计:杭州牌照车辆免费行驶绕城高速 对于杭州牌照的车辆应该免费行驶绕城高速,绕城高速是城市道路交通的一部分,本应该是纳入城市交通管理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