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20612160593 发表时间:2012-06-12
网友(137****5818):
统一管理住宅小区的公共供水管网系统
水、电、煤气三大管网,是每一户城市住户片刻不可分离的命脉。令人费解的是杭州市电力与煤气的管网,无论是在小区外还是小区内,只要不在住户家中的管网系统,均由电力系统与煤气公司统一维护与管理;可唯独小区内的自来水管网系统,至今处在“三不管”的状态(开发商不管了,水务公司不肯管,业主、物业公司又无能力管),其原因据说是小区内管网的产权归属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事需要政府出面协调!为什么在电力与煤气管网上能有统一管理的办法,到了水务公司这里就行不通了呢?

其二是水费的收取问题,目前杭州市为数众多的高层及小高层住宅都已装有“一户一水表”。可时至今日,这些“一户一表”形同虚设,水务公司只依照他们装在小区内的总水表的读数收费。而总水表的读数往往高出一户一表“读数总和”一倍甚至还多!巨额的水费差额,让小区高层住户不堪重负!(有统计报表为证)
杭州市的电力、煤气均装有一户一表,为什么人家都能到高层及小高层的用户家中入户上门来抄表?唯独水务公司独立特行不肯踏入老百姓家中半步,视高层及小高层用户家的一户一水表为虚设?“水老爷”在百姓中的形象差唉!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笔者大声疾呼杭州市水务公司的这种做派真的要改一改了!
为此建议政府协调此事,迅即将杭州市住宅小区内高层及小高层的供水管网系统,纳入政府(或由政府指定的专业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包括维修与更换)的建议。同时希望尽快对已装有一户一表的高层住户实行上门抄表,并按一户一表上用水流量的读数收取用户水费。
 
回复时间: 2012-06-20  
市水务控股集团6月19日回复:
自来水不同于电与天然气,超过一定的标高扬程(即直供条件),就需要通过加压设施供水,杭城目前直供水到达的层高是七楼含七楼以下,故政府与供水企业为改变以前已建多层住宅单元总表状况,通过改造,已基本达到“一户一表、计量出户”,经过10多年改造,“一户一表”改造推进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截止2012年5月,已建多层住宅预置改造约41.84万户(含总表制住宅),装表入户数约39.82万户,入户率达95%。而高层、小高层住宅,开发商按市建委要求,执行一户一表模式建设,但由于产权归属,谁建设谁拥有谁管理,开发商由于建有二次加压供水设施,与水业集团发生贸易结算关系的是小区总表,而房产转移时,全体业主就共同拥有二次加压设施的产权,业委会选择物业公司管理。正如反映所述,小区总表后的分表则是抄收总计和公共部位的存在,发生总分表差异也时常发生。这改变这一模式,供水企业已早于几年前就开始,对一切社会上所有不同产权的600多处二次加压设施(泵站)进行全部排摸,并制定了相关标准与要求,且提出接手管理的方案与措施,以专题形式向市政府报告,目的使政策、资金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落实支持。供水企业内部更是抽调人力物力,设立专项部门对接工作。现在,供水企业正积极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高层、小高层住宅“二次供水”管理及“一户一表”改造政策落地,届时可全面开展工作。
经与用户沟通,用户说他反映的问题是给政府部门的。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