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杭州市朝晖小区一位普通市民,年已七旬退休在家。近日惊闻近邻吴斌舍已救人的英雄壮举,不仅感动了我、感动了杭州,也感动了整个中国。也可以说此举感天而动地!将他的事迹、将他的名字,与中国历史上许多为国损躯、为民献身、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并列在一起,一点也不逊色!
中国历来有“以德垂范”,“见贤思齐”的优良传统。我的出生地在上虞曹娥江边,其实那条大江原名“舜江”,是为纪念舜帝在此会聚百官而命名的,其历史渊源久矣!可在东汉时期,这里出了一个奋不顾身、勇救落水父亲而献身的孝女曹娥而感动了当地百姓,遂将“舜江”改名为“曹娥江”。一介平民女子,就此取代了一位帝王之名而拥有了一条大江,此乃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之事!这是道德的力量,这是人民的声愿!而东汉至今一千八百多年以来,“百事孝为先”的道德理念,也一直在曹娥江两岸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有鉴于此,特向杭州市人民政府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议将朝晖小区横贯东西的一条主干道“新市街”(此地名既无区域特色,也无文化意蕴)改名为“吴斌街”,因为吴斌居住了三十余年的家就在此街的北侧。同时,由新市街通往吴斌家的一条小巷子(现名新苗巷)也更名为“学斌巷”。新苗巷的得名缘由于巷内有一座“朝晖实验小学”,因此建议将此小学也一并更名为“学斌小学”。
二、建议在朝晖小区的“中心地段”——河东路与新市街的交叉口建立一座纪念吴斌的雕塑,这里原是吴斌生前每天出入的必经之地。雕塑的内容与形式,可在全市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建立雕塑的资金也可由民间捐助,雕塑的碑文亦应在杭州市民中广泛征集,最好是出自平民百姓之手。真正做到:“为平民英雄树碑,由普通百姓参与,”让杭州市民以“近邻乡贤”为楷模,教育自己教育后人。
三、结合当下朝晖地区街道路边绿化美化升级改造之机,建议在吴斌家的所在地——“新苗巷”通往新市街及河东路的两个出入口,设置两个地标性的“园林小品”,该建筑以纪念吴斌为主要的文化内涵,可以有碑文或题记等形式出现。
以上建议审批权限在政府,且涉及到城乡建委、市政园林、地名办、教育局等许多部门,故专此致函杭州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并望将此建议呈报给各相关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