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即将开始了,关于文明,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 的皇城,整个城市的风貌也足以说明了属于这座城市的魅力,可是翻开前两届的名单,却没有发现杭州的影子,我们不由得深思,是我们做的不够好,还是我们做的不够形式,其实在我看来,三年的一次评选也只是一句口号,即使落选,我们的城市仍然会坚持属于我们的城市理念。一如既往的去为市民服务,并努力的去营造一个属于这座城市的城市环境,作为一座历史名都,当其他城市在疯狂拆除旧时建筑,崇尚现代高楼的时候,杭州则选择了慢慢的还原历史,修葺青砖瓦舍,数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人文环境得到了宣扬,生态环得到了保护和平衡。也正是因为这种城市精神才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和居民的青眯,这是一种魅力,更加是一种城市信仰,也正是因为这种信仰才决定了生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位市民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得到了一个平衡,品质,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杭州的灵魂则更加着重于它的沉淀历史文化、城市亲和力和张力;无论结果怎么样,我们的城市仍然要发展,仍然要创新。仍然要以满腔的热血的饱满的热情去为这个城市散尽余热,因为我们都深深的爱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它。更加是我们的心中之城 和谐是什么?一句口号?还是一个虚假的面?或许是一句口号,也或许是一个虚假的面,可是这座城市的幸福感指数绝对要靠每一个市民的自觉奉献来体现。这就是城市给与的城市环境,而这种环境亦是城市得以发展的可持续性,终端的城市精神 我们所追求的文明其实是架构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满足基础上,是道德建设的一个载体,也是一个全民奉献的接口。更加是一个全民受益的根本。作为城市的一员,我们更加希望杭州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用行动来为这座城市出一份力
文明从社区开始 社区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个民生的根本,我们在宣扬各种科普及其他思想工作的时候,却忽略最重要的一点,我所给予的是我想给的还是居民想要的?当我们驻足在社区的时候,看到的是各种垃圾分类,社区建设,社区科普应有尽有,可是在真实的背后,这些表面看起来富丽堂皇的“知识”真的就可以改变居民的习惯?当然,这个我们都知道不可能。也更加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活动或者宣传就说明了我们想要改变的东西已经改变,这是非常之不现实的,我们如何去改变?只有肯真正的放下身段去做事情,通过身先力行的行动一如既往的坚持着,才可以产生影响力,通过这种影响力的感染来增加居民的参与性和自觉性。形成一个氛围和认知来走进居民生活。我们在执行的时候身段会不会稍微放低一点呢
居家养老 中国已经在慢慢的步入老龄化,仅是浙江,按户籍统计,截至2010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89.03万人,占总人口的16.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将增加42万,到2015年全省老年人口总量达到991.23万人,占总人口的20.45%,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浙江人里面,有1个是老年人了。老年人家庭空巢率持续上升。目前,全省城乡老年人家庭实际空巢率分别为74.96%、59.56%,比2006年上升0.97个和4.07个百分点,这些老龄化的服务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几乎所有的三线以上城市的敬老院,福利中心,老年公寓等基本呈饱和状态,而这种状态也间接了导致了社区的独居,空巢老人的人数加据,进敬老院比进大学难的现象比比皆是,政府将人集中一起统一服务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在大量兴建敬老院的同时,其实也在耗费大量的经费和资源,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个社会现象,居家养老服务,这种服务不是仅限于现在社区做的表面,而是在社区的自留房里留出一个空间,为社区的老年居民,留守人员提供一个安心,温暖的家的环境,聘用社区退休的居民作为服务人员进行服务,并且联合社区的分管人员和社会的公益组织或爱心人士进行共建服务,让一份责任去服务老人,而不是一份工作的心态,服务项目设计的更加贴心和多元化,并营造一个老少皆乐 的环境,这中间将会产生很多费用来支持项目的进行。部分也可以有政府补助,如每月几百块钱的托管费用等,当然,也会有很多的居民每一个月花个几百来购买一份安心,这样一来,就省掉了政府兴建敬老院的资源,同时也给予了老人最安心的安置,也让居民在服务的同时,少了许多隔阂,更加是一座城市创新的一个切口
公益杭州,全民参与 、 而杭州目前10余家组织,这些草根的官方的其实在无形间已经替代了政府的很多执行职能,是不是应该利用这些免费的资源,由政府牵头,把这份爱心奉献给所有社区的居民。通过无数次的活动感染居民,让居民融入到这支公益的队伍中,帮助社区管理社区,对于弱小的。新起的组织给予一定扶持,最终实现城市化公益,到那时,我们所看到的和谐才是我们一直所要追求的,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怎样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所以品质杭州同样需要城市化公益去衬托
垃圾乐翻天 垃圾是一个贬义词,可是这些都是为我们所制造,无形中,也是给城市环境增加了一个炸弹,在我们高度宣扬垃圾分类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取长补短。用于创新,用其他的方式来让居民参与,如很多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在处理生活垃圾的同时,工业危险垃圾,医疗危险垃圾等有害非有害的处理方法是不是更加应该普及?垃圾随袋收费实现垃圾减量 http://t.cn/auBuRS “当傍晚远处街头传来《少女的祈祷》的名曲音乐,居民就会为垃圾穿上"外衣"(专用垃圾袋),在台北街头排队将已经分好类的垃圾送上车。”目前,台湾地区的垃圾减量效果非常突出,堪称奇迹。台湾的垃圾分类是有立法来约束的,市民可以领导免费的不同颜色垃圾袋,同样也有一批巡查员就和我们的城管一样。事实证明,真正的想要把垃圾分类做好,一方面靠自觉,另一方面就必须要强制,强制目前不太符合我们的国情,自觉性的自发性的行为还是要靠可以身先力行的去做,而不是口号或者文字。
街面小卫士 杭州本是历史文化名都,而车站很自然就成了城市的迎客松,可是以目前的几个主流站点来看。到处临时搭建商柜,私自拉客。街头乞讨的遣散,要命的航空小广告客,城市的牛皮癣,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执行力度,依法不以权合理公平的去解决。
交通礼让遵守 关于交通,每一个城市的交通紊乱是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杭州来说,城市的拥堵问题始终是日剧严重,这得以一个城市飞速 发展和魅力有关,而我们有的师傅却总是在钻小空子,大到随意的随意的变道,小到随意的抢时间疯狂的躲避监控,明显的从眼皮下玩穿越,从而也导致了很多不可预知的交通事故,而最为严重的事故却是关于黄灯的问题,究竟黄灯应该怎么样去遵守,其实都知道。可是偏偏90%的人就把它当成了延时器,是,这个可以是延时器,因为有前面的车的后尾,即使在延时也不会被拍到。它有人更是生命终结的加速器,不遵守黄灯的法则也就间接的导致了拥堵,所以还是希望交管部门可以重视这个问题
绿色杭州 文明城市反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杭州作为国内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本身借助自身的资源就已经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很多人生活在杭州的流动人员最多的感慨都是认为杭州市国内目前最适合宜居的城市,而杭州 的公共自行车,出租车,及景点的开发也无时无刻不在说明了这座城市的核心低碳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民心,可是,低碳环保是我们永远要去追求的一个主题,什么旅游的杭州,我们可不可以在有限的资源内植入一些绿色出行的广告宣语,让本市人或外地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市政府在倡导低碳出行 决心和坚持,如公交车,自行车,出租车,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绿色标签,在我们倡导绿色的同时却到处都是各种商业的广告。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寻根到底这中间无非就是涉及到了运营和投入的费用。这些钱就是代价和成本,若果说政府不想花这笔钱,完全可以有社会企业进行捐助,几百辆,千辆还是愿意有企业捐助的。那么这一批车,就完全可以植入低碳环保的一些理念,同时也成为了城市之间的创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主题,多一点绿色的城市将会更加的完美,社会发展很多不可以以商业氛围来框定,有些事情还是可以灵活一些
文明网络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穿越古今,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有人说自人类认识火一来网络的认识可以说第二次革命性的进步。而这个飞速发达的虚拟空间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不用花太多钱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任何知识。电子商务的时代也丰富了各类网商的选择和成本控制,从而推翻了传统的销售模式,形成了一种新式的经济领域,而微博时代的诞生无疑在政治上参与性和知情权让老百姓多了一个了解和监督的窗口,同时也早就了新时代的重大决议的变革,民生的问题有效的得到了拓展 然而就在我们这个人人需求的新世界中,却有很多人为了一己私欲利用网络知识恣意妄为,网民产生了各种不良影响,而色情,低级。暴力信息的产生也让网民深深的沉迷以及受骗。网民在自我自觉意识上严重的缺乏自我控制。另外,一些低俗的网站趁机而入考验着网民那点很容易就动摇的道德观念,而这些其实都考验得到控制,一来要加强普及网络健康的传递,而来也要明令法规。在各大搜索引擎网站增设多重过滤网,将一些垃圾信息进行 阻截,其实这个技术可以做到,只是商业社会的利益某些时候阻碍了商家的执行,一个搜索引擎必须是健康的,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大网络管理力度,给于网民一个健康,安全,有益的上网环境 道德杭州 从杭州十大平民英雄,到最美妈妈。从各类英雄事迹到公益活动,杭州的道德氛围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纷纷投身。于形成了一种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而我们在宣扬这些人性光辉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去违背道德,在我看来这些道德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拥有的一个素质,之所以被推崇,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严重的缺乏这种道德观念,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责任这两个字,于是我们追溯到了生长 环境,认为是环境造就了一个人以后的道德未来,其实不是,人,可以这样说,基本的主观意识是很容易被动摇和改变,更加容易受到环境的气场而影响到他的日常行为,我们很容易发现,某一个人忽然就变了,好也好坏也罢。这都不是他的本性,而是受到周边环境的同化,而所谓 的对错衡量的标准又岂是一个点可以去评定的,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一群人闯红灯是不是错,如果大家都跟着一起闯,好像不闯是一种错,其实这样的意识就已经动摇了心底的道德观,于是大家都跟随其中,一起犯错,更加不会责怪自己。反正都一起了,无所谓,是,闯红灯是一种错,如果你夹在其中不走 的话,那就更是一种错了,因为你的暂停影响了大众的前进。成了一个可以移动的障碍物,甚至可以说是阻挡了司机,行人。在别人眼里你反而有错了。所以说,一个城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引领作用还是要从职业开始,定一个点让大家去遵守,而且不可以两极化,强制性的去限制各种底线,不该做 就一定不可以做,只有这样,道德观的提升才可以得以倡导
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小的一份子,作为这城市的一员,不管可不可以评选到文明城市,我们都会爱着这座城市,因为我们用我们的眼睛见证了这个城市的没一点发展和进步。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杭州—永远都是我们的文明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