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10824165765 发表时间:2011-08-24
网友(186****9881):
j建议杭州创新自给基金
自08年汶川地震以后,公益的迅速崛起是有目共睹的,其中以民间公益为主,在很多其所执行的活动中无形中已经代替了政府的执行职能,一座城市的另一面形象其实也是从公益的的氛围内去体现的,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之都,坐拥西湖,随处可见已逐渐逝去的人文,而杭州的民间公益组织此时的身份也在逐渐的渗透民心,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行为感染到了很多市民,与此同时也为杭州的城市形象树立了一个好的口碑。
2010年12月4日,全国第一届民间公益组织峰会在杭州得以召开,来自全国百余家公益齐聚梅竺度假村,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参与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候的分组专题论坛上,各地组织在整合资源上得到了很好的探讨和学习,也使得了不同的公益活动在不同的城市地域得到了充分的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杭州共九家公益组织参加了会议。每一个组织的成员架构和针对人群都不一样,可是目的都是一样,都是利用自己的时间,为身在杭州的这个城市去奉献爱,大爱或小爱其实都是一样,都应该受到人们的承认和赞扬,可是在我们自己本身都形成的成熟模式中,我们又应该怎么样根据自身的特点去找出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点,为组织的成长及社会效益开拓怎样的一种新式的公益环境?
又应该怎么样去扶持一些小型的公益组织及培养下一批的公益人才去更好的帮助政府有关部门来服务好市民,实现城市化公益,人人公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前者我们不去深究,因为各组织基本已经属于成熟期,每个组织也都有自己相对接的一块,而,这个环境所缔造出来的前景也是每一个组织所必须拥有的责任。关于后者的扶持和培养却是我们不可忽视也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他不单单是关乎到杭州这座城市的以后公益环境的优劣,也关乎着杭州在服务型城市的前进脚步。更加关乎着教育下一代走入社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创新,于是在今天。再次提出,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联合高校,企业或者机关单位,复制自给基金,形成一条良好,健康的公益,低碳,环保。创新的产业链,让杭州的某些爱心人或企业通过这样的一种创新的方式来实现城市化公益,一旦城市化公益的氛围产生了影响,间接的给城市带来的好处有,犯罪率的下降,低碳环保的自觉,奉献精神的增加,幸福感指数 迅速增加,政府消耗的资源减少,如果从商业角度来看的话,他一年所产出的这个数字绝对是相当惊人的

例一:学校的资源
众所周知学校的万千学子是这个国家发展 一个重要载体,而学生的素质和社会责任同样也是道德观的一个折射,在我们崇尚好人好事的同时,其实忽略了一个问题,人性本善,所有的人都有最美妈妈的一面,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将其激发出来,于是善良被隐藏在了背后,道德观的急速下降也在考验并挑战着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传统。
我们都清楚,学校了除了志愿者,隶属团市委,根据各种需要由团市委下达到志愿者协会,从而为无数个这个会那个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也让可以参加志愿活动的孩子们对责任有了正确的认识,这个认识其实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可是这些所有所涉及的经费每年不下几百万,可能是政府为了投入这样一种人为建设由政府出资也无所谓,也木有人去说会失去或者什么,同时这也表明了政府在服务民众的基础上的重视。
那么,那些没有参加这种活动的孩子们有着一颗公益心又该怎么去做呢?当他们参加社会民间公益的时候,公交车票,午餐费,甚至连一瓶水都要解决的时候又该找谁?我们都知道民间公益是没有政府补贴经费的,这些孩子参加活动所需要的费用谁来解决?
细算了一下,就算一次活动刷卡坐公交吃个便当花个20块很正常,就算5块钱,钱从哪里来?通过调查,97%的学生 费用是由家长承担的,其中那少数的一小撮是靠自己,也就等于拿着父母的钱去做公益,光是这一条就已经违背了公益本身的原则,如果你有爱心,如果你不用父母的钱,那么这个公益又应该怎么样去做?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着人场,这不是江湖上卖野药的耍大戏的,归根到底,这是人性的教育问题,跳跃性思维的开发问题,你甚至都可以说的更大,我们的关键问题在于。怎么样不用经费去服务他人?

学校的很多垃圾桶里有很多的可以产生直接经济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物品等,如果每一个学校在固定的几个点设立几个特别的爱心公益箱,学生自觉的将随手丢弃的,可制造价值的可乐瓶啊之类的投入进去,然后由学生会清点变卖,变成学校自发的公益基金,利用这些钱去做其他的公益活动,或者助学都是很有价值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眼泪式公益去博取很多人的同情心来帮助一个人,可是,钱,我只能说它是一个数字,你可以为了一个需要帮助的捐100万去帮助他。因为你有钱,你无所谓,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方式所产出的哪怕是10块钱,他也是一份爱心啊,这份爱心背后所隐藏的社会价值,自强自立的精神会对每一个参与的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等到他们走入社会的时候,发挥的社会效益又岂止是500这么小
当我们评选平民英雄的时候
当我们评选十大杰出青年的时候
当我们大肆宣扬最美妈妈的时候
当我们对话劳动模范的时候
我们在思考什么?我们在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去感化所有的人,让人们去崇尚道德,如果杭州市的每一个市民都是雷锋的话,杭州会变成什么样我们都能想的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最美妈妈到处都是雷锋一样的小伙子,犯罪?这个可以没有?社会责任?这个可以有!
和谐不是一句口号,是靠千万个身在杭州的人共同去做的,不单单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必须有的责任。
学校的创新基金正好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通过自己,去实现和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可以对他有深远影响的理念。
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好,这样的方式更容易直接的体现出一个团体的社会责任。也解决了部分人群的爱心奉献和受益人群。而我们的孩子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对接社会,对其日后也是相当的有帮助,而政府在这样的创新资源利用上节约的和得到的口碑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的清的,盼复,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可以出谋划策,给予指点
 
回复时间: 2011-08-25  
这位网友你好,谢谢你的建议。
杭网议事厅会将优秀网友的建议纳入“网友好建议”,并定期上交市人民建议征集办进行筛选,纳入杭州市人民好建议年度评比表彰。“杭州网”也将定期评选热心网民和“金点子”,对获奖者进行精神和物质鼓励。
(杭网议事厅07)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