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发生的出租车罢运事件实属不该,当前正值杭州创办全国文明城市之际,给杭州“人为抹黑”。目前杭州的出租车从业人员基本为外来人员,也确实有结帮成派的现象存在,且真的容易对社会管理造成诸多“麻烦”。再者,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性很强,也算是个敏感的行业,服务质量的优劣会催生很多问题。 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关键是对人的管理,因为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要健康稳健的运营杭州的出租车,杜绝类似此次“罢运”事件的发生,不能简单通过提价、补贴等方式解决,因为安抚了这一方就容易造成另一方(例如乘客)新的矛盾。个人认为还是应该立足杭州社会客观现状,结合优化调整出租车司机的从业结构质量,来系统解决。 一、杭州是一座开放程度较高的国际化旅游城市,从城市形象角度考虑,杭州非常需要一批“5星级模范司机”通过对市民及游客的服务,来展现杭州城市的文明形象,并升华出租车行业的整体从业素质。对于这部分司机,应该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机构的支持,给予一个较高的收入待遇。 二、杭州的“黄鱼车”现象依然是普遍存在的,这对于出租车市场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打击,政府要像打击黄赌毒一样下大决心去打击消灭。 三、出租车应视为介于公交与私家车之间的一种半公交化舒适型交通工具。建议政府考虑国有经营公司持有一个合理比例的出租车运营权持有量,车在政府手里,管理方面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健的运营秩序。同时可以结合杭州目前就业市场严峻的实际,招募一些有意向进入国有企业的人员从事出租车司机工作。 四、考虑到杭州城市的市情,建议出租车行业的从业人员由本地人、新杭州人、外来务工人员等按合理比例构成。不同从业人员待遇一致但入门条件要有所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