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10705125444 发表时间:2011-07-05
网友(0571-****5243):
从Y9换乘措施想到的景区公交问题
首先不看好现有Y9换乘举措,这个换乘一直有的,事实证明,几乎无效。现在无非打了免费牌。但对于来杭游客而言,除了出行费用,更关切的是,能否快速、高效抵达景区,能否在景区内便捷、灵活实现点到点。

其次,现有Y9换乘仅限于自驾车散客,却无视了导致景区拥堵的成因之一的各类外地长途旅游大客车,有顾此失彼之嫌。

先说说Y9本身的问题:
1、票价高:名曰环湖观光线,其实和普通Y线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却套用了个环湖、观光的名义,定个高票价。
2、车型怪:以杭州冬冷夏热、雨水不断、时有台风的气候条件,这种敞篷车合适么?还是那么难看的车型,那么蹩脚的敞篷。(今日媒体报道:杭州游9线免费换乘第1天 乘客坐一站热得逃下车)
3、车次少:发车间隔太长,很多游客无奈放弃。

综上,建议:

1、环湖观光线更换车型,换用双层巴士。 上层敞篷,这样有效减低整车高度,适合景区道路,在气候条件理想的情况下,可名副其实享受敞篷观光的乐趣;下层封闭,在气候条件不理想的时候,也可安心观光。

2、整合现有Y线资源,重新设计线路: 以环湖线为主,密集发车,由现在的单循环改为双循环,在各重要结点,开通与灵隐、龙井、六和塔、九溪等景区深处以及汽车站、火车站、游客换乘中心等游客入城口的区间驳接线。

3、实行灵活的票价和换乘、续乘机制。 可设定全程一票制、点到点分段计费制,甚至可设计单日票、双日票、周票等票种。购买了全程一票、单日票、双日票、周票等的,在驳接线与环湖线、环湖线内,在一定时限内凭票无限或有限换乘、续乘。 (虽然有程序开发、票面设计、票务人员等成本的增加,但对于西湖景区因拥堵和公交不合理而导致的各种成本,这点成本完全值得!)

4 、外地旅游大巴纳入旅游换乘中心换乘体系。 外地旅游大巴是导致景区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频繁出入景区停车场时更导致交通不畅。理应纳入外围换乘体系。相应的,应增加旅游换乘中心布点数量和发车密度。

5、延长运营时间。 现有景区内的Y线也好,普通公交也罢,大多运营时间太短,尤其是末班车太早。导致下午5:00过后,大量游客滞留,(此时又是杭城出租车雷打不动的交接班时间,打上车比中彩票还幸运)。于是,各类黄鱼车、残疾车、小区巴士大行其道,一副乱象,实与世界遗产地的氛围、管理不符。(打击了多年,毫无成效,就因为有利益驱动,有市场需求),因此,打不如疏,延长公交末班车时间(可视情况适当减少发车密度),特别是驳接线的时间,势在必行。

6、同时,原有过境性质的普通公交,改道景区外围。

7、上述措施,结合申遗成功,加大在市内外媒体宣传。同时,改进现有景区公交站台的设计,维护优化GPS导航系统,可参考公共自行车点的设置,增加电子触摸屏,整合景区交通总线路图、各驳接点布局和线路走向、甚至各景点实时客流量等相关信息,引导游客理性选择。

如此,形成一个简单、明确却便捷高效的景区公交组织,同时,配合私家车、旅游大巴的限行,黄鱼车、残疾车、小区巴士等的抑制,电瓶车、公共自行车、步行系统的优化细化,景区交通有序化、合理化应当可以实现!
 
回复时间: 2011-07-05  
这位网友你好,谢谢你的建议,杭网议事厅已将此列入“网友好建议”,并定期上交市人民建议征集办进行筛选,纳入杭州市人民好建议年度评比表彰。“杭州网”也将定期评选热心网民和“金点子”,对获奖者进行精神和物质鼓励。
(杭网议事厅07)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