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10522236419 发表时间:2011-05-22
网友(151****4921):
弘扬打工文化,建设外地人的精神家园
弘扬打工文化,建设外地人的精神家园
杭州市是打工输入大市,打工文化应该成为一道杭州市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弘扬打工文化,建设外地人的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各级文化管理部门的共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
一、打工文化准确定位。
打工文化不能被简单地定义为打工者的文化,它是一项系统文化工程,既包含打工者本身生活的点点滴滴,尤其是思想、情感、处世哲学等,也包括打工外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从社会整体到打工单位个体的文化氛围,还包括打工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渗透、融合及发展等等,开明、先进、鲜活而充满生命力的打工文化必将培育更朝气蓬勃的打工者,建立更和谐的劳资关系,铺展更美丽的锦绣前程。
二、打工文化阵地建设。
打工队伍中卧虎藏龙,只要擅于发掘就能建立一支优秀的打工文化队伍。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必须给打工文化留好阵地:
(1)建立“打工者之家”,提供活动场所,订阅学习刊物,开展专题活动等等,从资金投入到日常管理全面保证,让打工者的心灵得庇护,精神得到安慰,诗意地生活;
(2)各种文化宣传中必须给打工文化留一个版块,显示打工者的存在,认可打工者的价值,宣传其精神追求;
(3)建立打工文化研究室,专人负责收集分析打工文化发展趋势,引导和校正打工文化,择其精髓,汰其糟粕,实现良性发展;
(4)社区建立“打工文化书屋”,对打工者提供精神食粮,为打工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打工文化传播载体。
加强传播才能扩大影响力,拓展生存空间:
(1)举办“杭州市打工文化节”,通过主题论坛、专题活动、成果展示、群众参与及文艺演出等,促进打工文化在基层不断焕发生机活力,营造尊重打工文化,弘扬打工文化的氛围;
(2)浙江省和杭州市文化部门出版《打工》之类杂志或小报,并开办杭州市打工专题网站,报道杭州市打工的良好氛围和打工者的喜怒哀乐,将打工者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以文学作品、相声、漫画、戏曲等形式表现出来,影视部门还应突出制作打工题材影视片,立体化全方位传播打工文化;
(3)每年举办“打工文化”全市征文,设重奖征集由打工者创作的反映打工主题的优秀小说、散文、诗歌、相声、篆刻、漫画、摄影及影视剧本等,掀起打工文化的冲击波;
(4)与《人民文学》杂志社合作,举办“我在杭州挺好的”全国主题征文,并重点约请全国知名作家为打工文学且兴,在全国造成影响力,推动打工文化的发展。
四、打工文化融入本土。
打工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地摆脱边缘性的劣势,与本土文化接轨,与主流文化接轨,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对打工文化的扶持,从资金投入到创作技巧培训等方面努力,做大做强打工文化产业;
(2)经常召开文化交流会,实现本土文化与打工文化的无缝对接,互相取长补短;
(3)加大文艺批评力度,促进打工文化的更健康发展。
 
回复时间: 2011-05-23  
这位网友你好,谢谢你的建议。杭州的城市发展,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外来务工人员推动起来的,为他们创建良好的精神家园也是城市的责任。
杭网议事厅会将优秀网友的建议纳入“网友好建议”,并定期上交市人民建议征集办进行筛选,纳入杭州市人民好建议年度评比表彰。“杭州网”也将定期评选热心网民和“金点子”,对获奖者进行精神和物质鼓励。
(杭网议事厅07)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