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网上服务  
 
问题编号:101108091511 发表时间:2010-11-08
网友(136****1326):
曲院风荷介绍牌有误
在康熙帝御题“曲院风荷”碑前面的彩色介绍牌上是这样介绍的:
““曲院风荷”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题名景观——“西湖十景”之一。题名景观“曲院风荷”始于南宋,历经演变。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钦点御题四字景目“曲院风荷”而定型。”

这个介绍本身就自相矛盾,且与曲院风荷大门口的介绍牌上所言也大相径庭!
“曲(qǔ)院风荷” 在南宋时称“粬(qū)院荷风”。一直到了五百多年以后的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才由康熙帝御笔亲题,改为“曲院风荷”。他如何传越时空到五百多年前的南宋时就给定了名称呢?
首先,要搞清楚此景观名称的来历和演变:此“曲”非彼“粬”也,此“风荷”也非彼“荷风”!
现在的“曲(qǔ)院风荷”位于西湖西,濒岳湖、西里湖,与苏堤遥遥相望。
南宋时称“粬(qū)院荷风”。“粬院”原是指一家酿制官酒作坊,在今日的九里松东,洪春桥一带。
当时,金沙涧水在此流入西湖,酒工取金沙涧水制粬酿酒,并在湖中种植荷花。花开时节,清香四溢,景色令人陶醉。
  康熙年间,为迎皇帝巡游,特地在苏堤跨虹畔的岳湖里引种荷花,增设水榭楼台,弹奏秦汉古风。
康熙看荷听曲,提笔游龙,为此地书名立碑,改“粬(qū)院”为(曲(qǔ)院”,正“荷风”为“风荷”。

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连介绍牌都语焉不详,岂不贻笑大方?
建议:将曲院风荷景点处的介绍牌做成正确和统一的介绍牌。
附:康熙帝御题“曲院风荷”碑前面的彩色介绍牌和曲院风荷大门口的介绍牌照片3张;
 
回复时间: 2010-11-11  
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开电话受理中心11月11日回复:
经与相关部门及专家商讨该问题,一致认定该处景点的历史沿革及说明并无不妥,只是投诉人个人理解角度不同。
(杭网议事厅07)
 
 
联办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