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夫”与“士大夫”的区别
对于我2010.10.27提出的“孤山景点指示牌上对林逋墓和放鹤亭前对林逋生平介绍的称谓应该统一”的建议, 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开电话受理中心11月2日回复: 经查,投诉人指出的“林和靖指示牌”问题确实存在,根据其建议,考虑到不熟悉林逋的游客确实会误认为林逋与林和靖不是同一人,为此相关部门计划将3处指路牌的“林和靖墓”更改为“林逋(林和靖)墓”,便于游人参观,预计11月底左右更改完成。 对于投诉人指出的“士夫”应为“士大夫”的问题,根据汉王符《潜夫论•交际》中记载:“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之殷忧,内见??於妻子,外蒙讥於士夫。” 汪继培笺:“士夫,谓士大夫。”(《潜夫论》是东汉进步思想家王符的论著,对东汉后期的社会政治情况作了广泛的尖锐批评。清代汪继培引证详核地作了笺注。)两者可以通用。
对以上回复的效率和态度,深表谢意! 但既然有关部门如此虚怀若谷,则对回复的具体内容,在此还有几句话想说; 我觉得在可能的情况下,杭州各景点的介绍牌上的内容,应尽可能地正确,规范;因为,杭州是个承载了人们太多期望的城市;呵呵,别的城市错得,杭州错不得! 所以, 在此对我提议的关于“士夫”与“士大夫”的问题,就斗胆再多说几句吧; 杭州西湖已申遗;“林逋”(而非“林和靖”),是申遗中确定的名字,故此,以此名为准为宜; 而对古代这类文人的身份归属称谓,也应以权威辞书定义为依据; 据辞海(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对“士大夫”的解释为: “1.古代指官僚阶层;旧时也指有地位有声望的读书人。 2.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文人。” 辞源(1979年,商务印书馆)中对“士大夫”的解释与辞海(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完全相同;且都没有“士夫”这一辞条!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中,有“士夫”和“士大夫”这两个独立的辞条;分别解释如下: 士夫: 1.少年男子; 2.士大夫; 3.男子的统称; 士大夫: 1. 古指居官有职位的人; 2. 将帅的佐属; 3. 封建地主阶级的文人士族;
由此可见,在林逋的介绍牌上的那句“中国文人士夫”,应是以“中国文人士大夫”为宜!根据如下: 1. 以中国文字注释方面最权威的辞书——辞源和辞海为准;在规范的用法和说法上,并无“士夫”这一说; 2. 既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中,“士夫”和“士大夫”也是分开的两个不同的辞条;且这两个辞条的含意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开电话受理中心11月2日回复中对此是这样解释的:对于投诉人指出的“士夫”应为“士大夫”的问题,根据汉王符《潜夫论•交际》中记载:“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之殷忧,内见??於妻子,外蒙讥於士夫。” 汪继培笺:“士夫,谓士大夫。”(《潜夫论》是东汉进步思想家王符的论著,对东汉后期的社会政治情况作了广泛的尖锐批评。清代汪继培引证详核地作了笺注。)两者可以通用。 这里,我认为王符那句“外蒙讥於士夫”中的“士夫”,是“士大夫”的简约写法,是为了行文的需要;而汪继培的这句话(“士夫,谓士大夫。”)也只不过是对王符这句中的“士夫”的说明和注释——意即:王符在这里所说的“士夫”指的是“士大夫”;而已; 如何能以此作为 “士夫”就等同于“士大夫”的通解?!恐有以偏盖全之嫌了吧? 以上仅是我的一管之见,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