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申遗牵动人心,而杭州城市建设天际线的控制也非常值得大家讨论研究。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见,希望对于政府部门的相关制度建设有所启发。
1,首先要确定西湖国家风景区的重要地位。把景观的保护工作进行细分,包括天际线的控制,让社会了解和遵守各项保护条例。社会要经过讨论学习,达成一定共识,就是保护西湖景观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除非有国防等特殊需求,否则保护条例不得违反。限高法规不是搞一刀切,政府可以通过充分研究,在各个区域范围给定一定高度区间。
我们可以尝试一定的制度创新,比如政府可以像拍卖土地一样,拍卖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楼高资源。说得更明白些,按照保护条例,西湖周边的楼高可以被看作像土地一样的稀缺资源,所以按照经济原理,可以将规定区域内楼房的高度资源开发权进行拍卖。这样做,从政府和社会角度来讲可以有更多的财政收入,利国利民; 而从商业开发角度来讲,企业需要考虑楼高开发的成本问题,所以也可以限制其盲目攀比的行为。而通过竞标得到高度资源的企业,他们的经济权利也可以得到更充分公开的保障。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处理好新楼和旧楼的关系。政府应该对于西湖周边建筑有一个全盘规划,无论楼的新旧,都要符合规范。除了针对新楼有一定审批程序外,对于过高的旧楼,也要做出调整重修,使其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当然也可以选择异地新建。这点需要杭州政府有勇气有魄力去完成。
2,明确杭州城市定位,研究出台具有政策连贯性的城市长期规划,避免无序随意开发。杭州城市中心由西湖转移到钱塘江岸,这对于释放城市潜能和保护西湖景区一举两得。杭州非常有必要总结出自己的城市内涵,根据自身特点来建设城市,塑造杭州自己的城市个性和风格。
另外,钱江两岸的新城有发展高楼的必要性,但必须注意其与老城区的连贯性。在这方面,比方说可以规划一些景观和高度的缓冲过渡,避免让新城和老城相比,太过突兀,视觉上有撕裂感。
谢谢。 |